他带着科学和智慧的眼光,从世纪的一端乘风而来,他的故事神奇而诱人,他的经历奇特而振奋人心。
然而当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他却带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乘风而去……
他就是我国现代国防水声研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中科院院士——汪德昭。
1905年,这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科学家出生在江苏灌云县板浦镇。幼时,举家迁居北京,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他的一生就像一部浓缩的二十世纪百年中国科学史,打开它,我们便看到了一页页华美的篇章。
1981年,世界法语区声学家学会授予汪德昭最高奖章——银质奖。6月26日,在巴黎举行的授勋大会上,前主席比斯内尔教授说:“汪先生的科学经历,充分表明他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他的研究工作的独创性,组织者的才能……”
1983年,他作为法国总统特邀的二名中国客人之一再次来到巴黎,并同时接受了巴黎市政府授予的银质奖章。
重返巴黎,也使他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曾在这里度过的22个年华。
1933年10月,28岁的汪德昭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踏上了驶往法国的海船——向往已久的巴黎大学,梦寐以求的朗之万实验室越来越近了。
保尔·朗之万是与老居里夫妇、爱因斯坦、卢瑟福等同代齐名的物理学家,又是一位充满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本世纪初期,朗之万第一次发现了大气中大小离子的存在。此后“大小离子相互作用”成为各国科学家争相研究的对象。但由于初始条件多变,各名家所测数据竟悬殊很大。来到实验室不久的汪德昭,承担了朗之万交给他的“关于大气中大小离子相互作用”这一研究课题。
怎样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获得更标准的测量结果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柱枭枭升起的蚊香烟,使苦思冥想中的汪德昭豁然开朗。可以利用线香的粗细形成离子的大小。抓住这个独特的感受,他用人工的方法创造了一个可控制的实验环境,排除了大气中诸多的干扰因素,并采用新的测量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一曾令人类困惑不解的难题。
1940年夏,他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报告了“关于空气中大小离子平衡态和大小离子合成系数的理论”。这一创造性的成果,不仅使他获得了巴黎大学理科国家博士学位,还被科学界命名为“朗之万—汪德—布里加”理论,于1945年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虞格奖”。为此,同在法留学的钱三强致贺道:法国科学院赠送德昭兄“虞格”奖,为我国科学界之光荣。这一成果对云的形成,气象、农业、电离层现象,通讯以及臭氧层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二战爆发后,朗之万被德国法西斯监禁,亲德分子占据了朗之万实验室。汪德昭愤然离开实验室,来到约里奥·居里夫妇创立的镭学研究所工作。
事业上的成功,为汪德昭在法国物理学界赢得了极高的声望。但舒适的环境,优厚的待遇,怎么也挥不去他越来越浓的思乡情。他忘不了北京城中那所儿时的四合院,忘不了在旅法华侨中组织的爱国活动,忘不了在法兰西的土地上由他主持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此情未了,何云幸福?”1956年,应周恩来总理之召,他毅然带着全家,回到他阔别多年的祖国。
1958年初夏的一天,汪德昭正在原子能所的实验室中忙碌。突然,电话响了:“张劲夫副院长请你马上来,有急事。”他立即脱下白大褂,匆匆赶到院部。
张劲夫兴奋地告诉他:“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水声学了,你赶快准备一下,参加水声考察小组。”汪德昭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后来他才得知,是聂荣臻元帅点将点到了他的头上。
50年代,台湾的国民党不断宣扬反攻大陆,美军的第七舰队公然游弋于我国领海之上,对年轻的共和国来说,发展水声学,迅速建立水下万里长城——反潜探测系统,具有巩固国防的重要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是一片空白。这对年过半百的汪德昭来说,跳出驾轻就熟的原子能研究领域,挑起开拓中国水声学的重担,他感到激动与光荣,同时也感到肩头的沉重。一切都要从零起步,平地建起庞大复杂的水声研究大厦,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他意识到,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疆,国家更需要的是一支整齐的水声学科技队伍。这位新中国水声学的开路者迈出了他的第一步——中国科学院向党中央提出报告:建立水声学队伍,刻不容缓。鉴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已分配完毕,若再等一年将大大贻误时机,建议立即从重点高校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中遴选抽调,人们把这一措施叫作“拔青苗”。
报告由聂荣臻同志送邓小平同志批示,并转呈毛泽东、周恩来,毛主席亲自圈阅了报告,周总理同意抽调100名差半年到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提前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参加水声研究工作,边干边学。
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侯自强、尚尔昌、徐克环……当年的100名“青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其中相当数量的人已颇负国际学术界声望,成为我国水声学研究的中坚。
但这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每前进一步都留下了汪德昭辛勤跋涉的足迹和对后辈学子的赤诚之心。
时隔30多年了,徐克环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那是1961年的初春,天气还十分寒冷,由于物质奇缺,营养跟不上,刚从北大毕业的徐克环得了浮肿病。一天早上刚上班,她所在的课题组的组长来到她身边,笑着对她说:“汪先生听说你浮肿了,特地把他家母鸡今年春天生的第一只鸡蛋和一瓶他亲手培养的小球藻送给你吃,让你好好休息。”(小球藻是一种有营养价值的绿色藻类)当徐克环从组长手中接过这一只壳上还带着血迹的鸡蛋和一瓶碧绿清纯的小球藻时,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慈父般的关怀顿时让她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感动。
1964年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了。这时,这支队伍已壮大到600多人,并逐步形成了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先行课题相互配套的较完整的体系,到现在在若干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1978年,伴随着科学的春天,声学所复所了,汪德昭继续担任所长。这年秋天,已73岁高龄的汪德昭不顾家人反对,带队进行了中国第一次深海考察。
11月的南海,浪高涌大。在以往的岁月里,汪老以不晕船在科技人员中享有盛名。可是这一次却与以往不同了,也许是由于毕竟年逾古稀,岁月不饶人了,也许是因为风浪太大,加之又有好多年没出海的缘故……总之,汪老也开始呕吐起来,而且很厉害。在同志们的强烈劝阻下,汪老才不得不到船长室休息,刚刚躺下,不料一个大浪重重地横拍在船身上,船身剧烈抖动起来,竟把体重近百公斤的汪先生从床上抛向了空中,向桌子冲去,幸亏随行的一位同志反应机敏,纵身一跃挡在了他和桌子之间,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这次考察,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了在我国南海深海中确实存在着很强烈的反转点会聚区,还取得了许多相应的实验结果。这一年,声学所在汪德昭的领导下,共完成了50项科研课题,其中14项成果的意义重大。
在60多年的科学生涯中,汪德昭在水声学科研和中国水声学科研队伍建设上的成就,引起世界关注。鉴于他的杰出成就,他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知名科学家”小组成员,成为唯一的中国组员。
汪德昭,一位传奇的世纪老人,作为中国蓝色长城的建筑师,他把生命留在了20世纪,却把光辉撒向了遥远的未来。